石女士,37岁,19 岁结婚,孩子15岁。13年前开始“北漂”,曾经挣了不少的钱,后因生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且健康状况远不如以前,于是想到回家一边养病,一边和丈夫一起照顾孩子。可同丈夫电话商量时,丈夫表现出不欢迎她回家,甚至有嫌弃她的意思。对此,她心里很难受,渐渐的跟同事的交往交流少了,甚至连招呼都不爱打了,脸上失去了笑容,食欲减退,睡眠也越来越不好,注意力不能集中,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。一天,同事陪她出去玩儿,路过一群公墓时,她呆呆地站在公墓前沉思以后指着坟墓对同事说:“我好羡慕那里面的人啊!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”同事见她说话时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样子,引起了警觉。于是与其丈夫联系,介绍了石女士近况并建议其丈夫接她回家。她见丈夫来接她时态度很勉强,考虑再三后还是很勉强地跟丈夫回了家。回家后的家庭生活已没有了13年前的那份平静,丈夫老是没有好脸色,婆家人也总是在她面前没事找事,她的心情比回家前更糟糕。终于有一天,她带着一瓶农药到了家门前的坟墓前服毒自杀。正巧,被行人发现及时,没有造成恶果。之后,她又先后几次自杀都是选择在坟墓前,所以家人只要见她不在家就首先去附近的坟地找她。 她患的是抑郁症。13年前她怀揣希望离乡背井,“北漂”打拼,经历十几年的风霜雪雨、酸甜苦辣才有了积蓄,可无情的病魔降临,害得她又一夜回到13年前,致富的梦想破灭,且健康状况还远不如以前。这时的她心理上正需要社会支持系统(含亲人、朋友、同事和单位、部门、社会团体等)给力,特别是亲人的理解、支持与关爱。可现实让她得到的却是亲人的冷漠与无情。为家庭、为亲人打拼,受挫后却又遭遇来自亲人的打击,让她的心更是冷却到了“冰点”。加之心理帮助的力量也未能跟上。于是,她认为人活着太苦、太累,要经受贫贱富贵、成败得失、爱恨情仇等等的煎熬,羡慕那些躺在坟墓里的“人”的心理油然而生,觉得他们与世无争,永远平静,所以她对坟墓有了特别的亲近感。 对此,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治疗方案,在赢得她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步步推进,实施方案。经过近半年的治疗使她摆脱了困扰,重新恢复了阳光心态,在家乡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店。我们几次回访得到的信息都是,她的心理完全恢复了正常。 (本文作者为中心主任陈伟,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责任。) |